當下鄉村旅游發展面臨著一些瓶頸制約,比如旅游從業人員不足、配套軟硬件尚不完善、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差異化競爭思維,尤其是旅游文化內涵、品牌知名度還不夠高。在
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如何繼續創新發展鄉村旅游呢?這需要進一步破解難題,充分挖掘鄉村旅游的潛力。
1、扶持培育新興旅游業態
產業興,旅游興,農村興。借助新舊動能轉換契機,旅游產業要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旅游+”有助于整合資源,促進產業融合。借助地理優勢,推動優勢產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建起一套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
1)“旅游+文化”,提升鄉村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傳播文化,鄉村旅游要有獨特魅力,就要緊抓文化歷史根源,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文旅融合已成鄉村旅游發展的大方向。大力發展研學旅游;拓展“文化+旅游+扶貧”的好路子;利用豐富的資源,以文化助力脫貧、以文化帶動致富。
2)“旅游+農業”,鎖定產業主攻方向,整合資源,打造產業生態圈。
3)“旅游+海洋”,對于靠海的農村,可以大力解決漁業轉型、漁民上岸問題,實施海洋旅游精品工程。
4)“旅游+養生”,依托優良的自然條件,加快內陸、濱海鄉村醫養健康及養老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要以項目為帶動造就旅游新亮點,還可繼續大力發展房車露營、旅游演藝等旅游新業態,逐步使新業態成為旅游產業的重要支柱。
5)“旅游+美食”,加強飲食文化的開發利用。開發地方風味小吃,挖掘特色飲食文化,增加自制體驗式活動。
2、因地制宜,抓好總體布局
鄉村旅游發展要堅持整體策劃,全局規劃,分期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首先做好鄉村旅游發展頂層設計,充分考慮現有條件和發展趨勢,準確定位鄉村旅游主題、核心產業、運營模式等,實現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中期堅持高質量推進,以務實的作風和超前的理念,確保建設按規劃有序進行。后期要堅持有機融合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社區服務等功能,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爭取鄉村旅游發展與各項試點工作同步推進,切實做到建一個成一個。
3、內引外聯,創新運營服務理念
1)拓展融資渠道。發展鄉村旅游要堅持以企業為主、市場化運作,引入有實力的投資建設主體,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創新融資方式,探索產業基金、股權眾籌、PPP等融資路徑。
2)創新宣傳營銷方式。拍攝推介本地特色的專題宣傳片;定期開展微信、抖音等新興網絡平臺宣傳;積極爭取各類高層次活動、論壇的舉辦權。省內區域聯合,建立省內區域旅游網絡體系,統一籌劃,聯合促銷。發展農村電商平臺,借助“互聯網+”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
4、加強旅游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改造
鄉村旅游設施的檔次不能走高低兩極端,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檔次,也不能過分地追求所謂的“原汁原味”。
1)繼續扎實推進“廁所革命”,注重外觀設計,可融入鄉村文化內容,利用鄉村稻草、竹子、貝殼等材料做裝飾,同時兼顧內部裝修,設立第三衛生間,為老人、小孩、殘障人士提供便利。
2)整合全市鄉村旅游線路。旅游主管部門應總攬全局,整合旅游資源。設計出布局合理的鄉村旅游線路,明確道路標識,繪制全市鄉村旅游地圖。
3)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提高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和規范化運作水平。
4)引導農民參與。農民是鄉村旅游開發的主體,也應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積極引導當地農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鄉村旅游的開發中,建立農民旅游合作社等是引導和組織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發揮主體作用的有效途徑。對吸引來的外來投資者,政府如何處理好投資者與當地居民的利益分配是能否辦好鄉村旅游的一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