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公園的建設目的與原有基地及周邊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可以根據原有基地及周邊環境將城市生態公園主要分為“保護型”“改善型”和“修復型”三類。“保護型”城市生態公園是以“保護”原有基地的生態環境為目的的城市生態公園,此類公園的原基地通常有著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有一定的自我演替能力。針對此類的設計以保護現有的生態環境為主,利用現有的生態系統營造出更為和諧的人與自然共存的環境。“改善型”城市生態公園所在區域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城市化特征較為明顯,原有基地的生態環境一般,對此類公園的設計一般是人工模仿自然生境,通過主動營造生物多樣性、改善場地生態環境等,保證公園的自然生態能夠自我維持,成為具有優美環境和宜人活動的公共場地。“修復型”城市生態公園主要是原本的基地及其周邊環境受到了損害,需要通過可以再次實現其基本生態功能的一系列手段進行修復生態環境的城市生態公園,這類公園的教育意義較大,通過對比遭到嚴重破壞的原基地形態和利用生態手段達到最終修復狀態的這種變化關系,喚起人們對于自然的保護意識和敬畏感。那么,在具體的城市
生態公園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1、保護環境的原則
在城市濕地公園景觀的設計當中,要遵守自然發展規律,推進建設有關內容。要將設計的內容和公園景觀結合起來,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為前提,對公園進行設計和改造。大自然的凈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加強環境保護力度。此外,改造公園時,要保護原有的動植物,圍繞生態平衡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設計公園,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干預最低原則
干預最低原則主要是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手段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針對城市濕地公園景觀的設計,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然后按最低的成本設計完成,并且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各項工作的開展也要在科學合理的范圍中,要保護生態系統,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能量循環與自然發展相融合。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手段達到更好的成果,這也可以幫助濕地公園景觀建設節約更多的資金。
3、顯露自然原則
在現代生活中,由于居住環境的限制,人們大多無法親近自然。通過城市濕地公園景觀的設計,可以讓每一個市民都能夠更直接地了解自然,拉近自然與人們的距離,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城市生活本來遠離自然環境,而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可以彌補這個遺憾。顯露自然原則就是要突出環境的自然屬性,規劃設計要注重保留自然景色,使濕地公園的自然景觀更加突出。